郭定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和东京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曾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和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现代中国政治与现代东亚政治。承担国家社科、上海社科等各类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5部,合著或主编著作10余部,发表中文、英文和日文论文100余篇。
学术探索,勇攀高峰
郭定平教授致力政治学研究,秉持做有想象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学术研究的理念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经验,在一些重要主题上取得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成果。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GDP(姓名拼音首字母合称,有学术产量高的意思)。
在中国政治学界,他最早系统研究和阐释罗伯特·达尔的民主理论,早在1989年就发表了评述达尔民主理论的文章,并于1994年出版了专著《多元政治》(现代政治透视丛书)。在达尔的民主理论和当代民主转型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创了东亚民主政治发展与转型研究。在《论当代政治转型理论的背景与逻辑》(1997年)一文中,他将市民社会理论和战略选择理论有机结合,提出了政治转型分析的新范式。基于这一范式,又发表了《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一书,该书成为中国学者研究韩国民主政治转型的第一部专著,在第六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在研究东亚民主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郭老师特别专注于东亚政治文化研究,在完成国家社科课题“东亚地区政治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2015年出版了《东亚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提出了“内源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与“适应性变迁”的民主政治文化发展的全新理论框架,获得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4-2015)著作二等奖。
郭定平教授具有扎实的比较政治学功底,积极倡导比较政治学理论与东亚政治特别是中国政治研究的互鉴与会通,形成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分别以中文、英文和日文发表,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在《中国研究月报》(东京)2003年7月号上,发表题为《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民主化——比较政治学的视角》(日文),论述了中国“双轨政治发展”模式和民主化的进展。在《制度积累与渐进替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机制解析》(2008年)一文中,进一步提出“发展型民主”的新理论,此文在“改革开放与发展三十年”优秀学术论文评比中获奖。基于此文撰写的英文论文“Institutional accumulation and gradual substitution: 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al democracy in China” 于2009年7月提交国际政治学大会(智利),获广泛好评,随后被收入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China’s Great Transformation (Routledge 2011)一书。在运用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日本政治研究方面,郭老师先后引入多元主义、政治过程论和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路径,发表了《论战后日本政治多元化》、《论战后日本政党在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度改革与意外后果:日本发展模式转型的政治学分析》等高质量论文,均被广泛转载或获奖。2010年12月在SSCI来源期刊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上发表了长篇英文论文“Japanese Political Studies in China: Progr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s”。